從申請注冊商標數量激增,到互聯網上搶注域名,虛擬市場突然出現了一股搶占知識產權的狂潮。一些職業炒標人士甚至分析:漢語中的精美詞匯是有限的,而將來出現的商品品牌將是無限的,隨著申請注冊商標的數量越來越多,商標將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價格會只漲不落。
政府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為切實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自主世界名牌的指示精神,加快自主品牌發展,各級人民政府已經認識到,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和競爭能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溫總理在考察山東時明確指出:“世界未來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競爭。”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由吳儀副總理親自擔任組長,工作內容涉及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版權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法制辦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2個單位。同時,各省市也相應成立了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
中國商標事業發展得非常快。1978年我國恢復了商標制度,當年商標注冊量不到2萬件,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及大家觀念的更新,到2004年全國注冊商標總量已經累計達224萬件,這在全世界也是領先的。光從數量上看我們是商標大國,但不是商標強國,還缺少世界級的品牌,一個世界級的品牌產生的效益就相當于我國一大批商標。
到2004年全國注冊商標總量已經累計達224萬件,而且平均每年以27%的速度增長;另外2003年國外企業在華注冊商標累計達14萬件,從數據上我們不難看出注冊商標企業群體的龐大,而且這個群體還在高速擴張。
投資商標成熱點
從幾年前絕大多數市民對商標一無所知,到如今投資商標成為一些人生活理財的一部分,知識產權在市場經濟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2001年以前,個人注冊和轉讓商標在法律上還是被禁止的,當時只允許單位申請,而且所注冊的商標還必須與這家單位的經營范圍有關。中國加入WTO前后,在法律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將商標等知識產權市場完全放開,一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最重要的承諾之一。“如今,負責代理的商標事務所與負責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相脫鉤,在眾多商標事務所搭建的平臺上商標市場開始形成,這讓知識產權得以進入市場,像看得見的商品那樣自由流通。由于有了經濟利益,市場主體保護知識產權也有了內在的動力。”一些商標經紀人說,“炒商標促使商標權自由流通,使商標資源能夠在不同的商品身上得到優化配置。”
在某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很多前來咨詢、申請注冊商標的客戶向記者說起注冊商標的理由來頭頭是道:“市場是海,企業是船,商標是帆”,“企業可以沒有資產,但是不能沒有商標和品牌”。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與以往多數企業在工商部門的倡導下被動地來到商標事務所,將正在使用的品牌注冊成商標相比,現在很多企業和個人已經主動開始進行“商標儲備”:有的將自己的創意注冊成商標,期待以后升值;有的將自己已有的商標擴展范圍,將商標指向的范圍發展到周邊產品,為將來發展其他產品儲備商標。如今,這家運行不到一年的事務所已經代理申請注冊商標近千件。
商標買賣越來越多,交易額也越來越大。某商標事務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幾年前商標要價超過一萬元就沒有人買了,商標市場是有價無市,這一兩年情況發生了改變。一年前,上海一家公司看中了遼寧省遼陽市一家企業注冊的“燕京”白酒商標,打算花上百萬元購買,結果遭到拒絕。記者查看一些商標交易網站看到,類似“克林頓”、“小芳”、“小薇”等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成了很多網站競拍的商標,底價大都是幾萬元,有的商標叫價幾十萬元。某商標事務所所長表示,商標、專利和版權屬于知識產權的三個組成部分,而商標作為最常見的知識產權類型,其升溫也表明了人們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
來源:中國經營報
|